顯示具有 藝文小地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藝文小地方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2月3日 星期三

展覽申請




【 洞宴三進-展覽空間 】

只是實驗展 2026 展覽申請簡介

 

 咖啡廳在歷史上有「智慧學堂」之稱,曾經是啟蒙時期的重要基地,過去立於小巷的法國普羅可布咖啡廳,也因伏爾泰等思想家的造訪而享有歐洲啟蒙思想之地盛名,更是影響日後法國大革命的人文聚集之所。

  只是光影2009年落腳於老城區的桃園第一街。在這十年多來走過文化創意產業、社區營造、學運時期至地方創生等萌發的各階段,桃園歷經衛星城市、文化沙漠、最難玩城市等等積極突破的時期。

  2011年啟動「只是實驗展」至今,已累積60餘檔展覽。我們重視展覽、複合空間與人們相處的關係,非單純為咖啡廳的裝飾性展出,也非單純為白盒子空間的靜態且單向性發表,希冀以實驗精神透過創作理念在空間中取得藝術狀態上的平衡關係。於2024年成立新品牌「洞宴三進-展覽空間」繼續接棒只是實驗展的精神,並優化空間效能與核心理念。

  這過程中以緩慢而敬畏的態度前進,持續推動老城區文化、地方性議題及藝術創作等各種樣態的藝文推廣,期盼透過策展的方法,把持續發酵的帶進藝術公寓,且試圖的讓自身能量也能走出老城區。

 

 



展場介紹:

洞宴三進,將接棒已累積13年的只是實驗展,將在2024年以實體空間及獨立品牌方式經營,以展策規劃、場域實踐、平台曝光等三個項目服務展覽藝術家;而展覽場域以支持地方議題、實驗提案、主題策展等面向為主。

在空間設備方面,配上多組電源插座以供應多媒體調度使用;六分厚木工牆並塞入隔音棉,可乘載足夠量體的吊掛機能性;空間四角修飾為弧角環形場,增強視覺閱讀連續性,削減對作品的干擾程度;天花板裝上厚木板懸吊,更有效的處理作品配置不受限牆面呈現;五款多功能投射燈具,切光方式、強弱光源調節、色溫選擇等等展現作品質量。微型展場提升展覽的展呈強度與效能,以乘載當代形構之多樣性提案。歡迎有展出需求的創作者,踴躍提出申請!

從Google Maps空拍的視角中,剛好可以把景福宮X文昌廟X關帝廟三間老廟連成桃園老城區的金三角,從這裡面徒步到新民街43巷底,可以看見四層樓的藝術公寓;步行桃園老城區沿著時間的長河來到展覽空間,猶如穿梭於文化與藝術的饗宴。推開木門,第一進會先經過咖啡廳的空間,印入眼簾的是城市防空洞與右面形象展牆,這是觀眾對展覽的第一印象;登上二樓複合包廂,有小陽台、有櫥窗與L型牆面,引領觀者認識展覽輪廓,以生活美學讓人產生共鳴;走入第三進的獨立展間,以沉浸式的環型空間(洞穴),感受作品完整敘事與展呈,創造場域當代化的展覽形構。

從白盒子、替代、複合空間走出來的場域精神,在同個空間有不同機制互為配套,在不同屬性的場地中形構展覽理念,在實踐複合性的經驗中有不可測的感知感受,體現生活藝術化的當代型態。特別適合首次個展的創作者、具實驗的年輕藝術家、或已進入職場後創作的小品,所量身打造的三進場域,將作品與理念的核心精神,透過空間動線的鋪陳敘事,循序而細膩的呈現內在關照,並深入淺出的讓觀眾緩緩地進入每個空間中作品的內涵。


2026年釋出八檔期:

一、1/1~2/15

二、2/26~4/6

三、4/9~5/18

四、6/4~7/13

五、7/16~8/24

六、8/27~10/5

七、10/22~11/30

八、12/3~2027年1/11


申請資格:

1.      申請對象:首次個展、畢業生、藝文補助、微型策展。歡迎二度創作的申請人:創作夢清單、儀式性探索、階段性計畫、停滯而重啟的人。

2.      不限作品媒材及展演形式。

3.      提供地方補助案、國藝會補助案等展覽申請。

4.      藝術相關型態不拘,可申請個展、聯展、策展、工作坊等方式。

5.      申請展覽以周為單位,至少為期六週。

6.      審核方式

A.   第一階段:務必先行了解展場空間照片或現場。書面資料填寫完成後回傳洞宴三進,我們將於一周內審查資料是否備齊,確定通過及檔期後,需預先匯款5000元保證金。

B.   第二階段:展場實務討論,透過論述與作品在現場進行動線及展呈方法進行討論與協調。

7.      審核條件

A.   作品原作X創作理念X展場策畫的概念架構,並評估展覽整體之實驗性、可行性、整合性。

B.   非以主流或學院等藝術樣貌為審核依據,而是回到創作者自身與作品觀點的探討為主要審核重點。

 

展覽費用:

1.    場地費用:展覽六週為一檔期,每檔15000元。單周展覽,每檔5000元。

2.    支持方案:凡設籍桃園、桃園議題或創作於桃園,場地費用7折優惠。

3.    使用設備:租借投影機、電視,開館日80/日。

4.    展覽訂金:檔期確定後,需先匯款5000元訂金。(因個人不可抗因素取消檔期,六個月前可退款30%,檔期六個月內無法進行退款)

 

展場空間規範:

1.    展場分為三進:一樓為咖啡廳、二樓前廳為複合包廂、二樓後方為獨立展間。 因應當代空間的機制多元,非純藝廊或替代空間的方式運作,而是透過複合性打破同溫層,以及穩定的曝光客群,讓創作理念在有機空間及多元觀眾間,有更多實驗性交流。

2.    以複合方式適度的讓作品與客人產生互動或交流。

3.    牆面頂端皆設置掛畫軌道,展牆也可直接落釘,天花板附設軌道與燈具,參展期間展牆皆可使用,於展覽結束時恢復原狀即可。

4.    設備提供:白色展台、多款功能投射燈、紅外線水平儀、電鑽等布展工具。

5.    佈展日:星期二 am1000 ~ pm0600 (傍晚後勿進行敲打作業)

      卸展日:星期一 pm0600 ~ pm0900

 

注意事項:

1.     展場未盡事宜,我方保有最終決定權。

2.      需配合店內營業時間開放參觀。若參觀人數眾多,建議預先來電訂位。

3.      作品是否能觸碰、拍照及安全性問題等等,請加以註明與告知。

4.      展覽相關情事若與觀眾造成爭議,需請展者自行調解或賠償,請特別留意。

 


 

※  感謝您的閱讀,這些年我們不斷推廣桃園藝文,希望您能在此展出,為此地的藝文生態注入新氣象。

※   以上若有其他疑問,請統一於洞宴三進FB粉絲專頁私訊詢問。

如您同意以上條列,請mail:a3807068@yahoo.com.tw 或 FB粉絲專頁私訊,索取完整申請表格。郵件主旨請標註:索取「只是實驗展」申請表,我們收件後會馬上回覆給您。


 \

   

展場照片:

1F 咖啡廳空間:作品主視覺牆面及參展者介紹


展覽入口牆面


   



2F 複合式空間:完整展呈主題面貌,將創作立體化    



                                                         獨立展間



新址形象影片: https://youtu.be/k34NstTBmC0

舊址最後一夜: https://youtu.be/Cd4VpprM1X8


( 最後修改日期:2024.11.19 )

 

2019年1月22日 星期二

MAP資訊懶人包









│ 光 只 │ 老城區周邊
│ 影 是 │ MAP資訊懶人包
 
 
最近許多人在問只是光影附近有甚麼好逛的,或問停車處。蔡版趁公休日一次整理出四大重點:
 
一、老城區文化店家:方圓600公尺內的小店。其實只是光影附近非常的便利,有四間文武老廟祈求感情\事業一次到位,而看眼睛\鼻子\皮膚等知名診所也是大排長龍,然後小店美食從早到晚接力不間斷,甚至買文具\領錢\寄信的郵局、便利店、光南都在附近,另外,服飾店很多就不一一介紹了讓各位慢慢挖寶,逛累了想離開塵囂便可以走上二樓緩緩心情 ~ 是不是很幸福呀🥰
二、YouBike 場站點:火車站至大廟之間的場站。
三、汽車停車場:離只是光影最近的有兩處(東門停車場整修中)
四、機車停放處:新民街附近有七處可暫停。


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騎 youbike 逛老城區




火車站至桃園大廟之間的youbike場站:

1. 火車站前站,圓環旁
2. 成功路與民生路轉角 (東溪綠園徒步街旁)
3. 民權路與新民街轉角 (文昌公園旁)


【交通頻繁,注意安全】

2018年11月28日 星期三

最近停車場位置




★ 新民公有停車場:
1. 此為立體停車場,於文昌公園旁邊。
2. 民權路為單向道,需從中山路進入。
3. 停車場至只是光影步行約一分鐘 (藍色虛線)。


★ 東門停車場:
1. 此為平面停車場。
2. 停車場至只是光影步行約三分鐘 (綠色虛線)。


★ 路邊停車格:
1. 中正路、民生路及中山路的兩旁均設有停車格。


【小心駕駛,行車平安】



2018年6月8日 星期五

只是新民餐 2.0








│ 光 只 │ 《 只是新民餐 2.0 》
│ 影 是 │ 九周年隆重推出第二代
   
  
#務必帶長輩來ㄘ
#老派帶著我逆風而行
#秉持著創新根植於文化之上
 
 聽說這幾年推廣新民餐的關係,來只是光影的客人漸漸地了解桃園老城區的文化!
 2013年六月我們推出第一版的新民餐,當時組合在地食材、繪製地圖、小書籤以及夭夭季刊,希冀讓更多人認識老城區的老店價值。而睽違五年,特別選在九週年這天隆重推出只是新民餐2.0版,這次不單單認識老店的傳統食材,進一步發想如何咀嚼出屬於新時代的好味道。
 只是光影特別與料理師合作研發第二代,就是想在既有的食材上有所進展。除了認識老味道外,這次更強化在味蕾上的驚喜感與口感上的豐富度。那老城新點到底會出現甚麼滋味呢?
 點選「只是新民餐2.0」之前,邀請您思考片刻。畢竟飲食的文化總是從一張嗜吃的嘴開始!當新民街上的四家老店的中崎布丁蛋糕、張豐盛花生麻荖、新珉老油條及張松麥芽糖,碰上了只是光影的四種創意料理時,吃下肚的滋味會猶如漫長的河,雖不餓但是想吃。
 
 
👉 藝文系列 http://t.cn/RuzWmDc

  
 
#一間咖啡廳X多種只是光影 #飲食文化
#只是光影 #生日快樂 #軟軟獨立 #軟軟人 #只是新民餐
#桃園老城區 #桃園藝術 #桃園藝文空間 #桃園藝文小地方 #桃園咖啡廳

2018年4月22日 星期日

《 軟 軟 獨 立 》只是光影_春夏企劃




│ 光 只 │ 《 軟 軟 獨 立 》
│ 影 是 │ 只是光影_春夏企劃
   
  
 這五月即將到來。在九年前找到這個空間,慢慢摸索慢慢熟悉,慢慢地學會獨立。想要實現浪漫的理想,總要耗盡所有氣力與代價。身體真的常常打烊後軟軟的,不是過度打掃的那種軟;心理也真的常常在開店前軟軟的,不過不是沒有目標的那種軟。
 而是「當自己覺得一切都就緒了而其實甚麼也沒動靜時」的那種軟,而且會像無底深淵般的一直軟下去那種。
 但今日不一樣了,自己已經可以好好煮一杯咖啡坐在窗邊慢慢欣賞自己種的野花草而所產生的斜角打進來的只是光影!開始慶幸當初自己做的決定,學會佛系軟軟人(雖然不是最強,魯夫也從沒輸過呀XD岔題了),便可以愜意的迎接齊飛的硬石,讀出更多的奧義呀。
 謝謝這些年鼎力相助的親人、老師、朋友以及客人們,不管是用打氣筒灌飽癱軟人,還是用新台幣填滿軟軟人,非常的感謝您們!今年特別感謝林岳德、Daffy以及駐店夥伴的加入,讓只是光影活得更軟更好。
 祝只是光影生日快樂!大家快樂!桃園快樂!
 
 
=∥=∥= 以上是自爆,以下才是內省 =∥=∥=
  
 
 
軟 軟 獨 立 — 只是光影春夏企劃       
( 活動頁全文 👉 http://t.cn/RuzWmDc )

 今年五月十五日只是光影就將邁入第九年,今年更開始啟動「只是光影桃園藝文小地方」,希望只是光影成為桃園藝文的微型基地。回顧在桃園的九年,只是光影最想傳達的是什麼?或許是在快速發展的桃園,以一種軟的、慢的、有延展性的姿態耕耘著桃園的藝術與人文。
 「也許在這個時代,我們都應該用以軟(卵)擊石的姿態來面對」,光影老闆這麼說。開店以來,面對許多躲也躲不掉的現實狀況,為了不失初心,只能以軟身面對。老闆畫軟軟人記錄生活,軟軟人代表著關懷的、柔軟的,以及多元可能的,有彈性也有韌性的。這是只是光影想傳達給大家的精神,努力的在桃園這個快速發展的城市尋找一種軟軟獨立的可能。
 所以這一季以只是光影想傳達的「軟軟獨立」的精神為主題,帶來許多系列活動,從電影、書藉、展覽、講座到花藝與創作,由光影生日的深夜軟Party揭開序幕,更會推出和當地老店食材結合的《只是新民餐2.0版》,希望和大家分享光影感受的時代精神。
策畫 / 林岳德、 蔡奕勳 (Eason Tsai)
撰文 / 林岳德
 
  
∞∞∞∞ 五大主題 × 15場活動 ∞∞∞∞
  
 
●● 一、主 題 活 動
  
5/11(五) 2100~0000《生日軟趴趴》深夜軟Party
現場live: 蘇文劭 (職業創作歌手,曲風揉和R&B、民謠)
調酒師: 王馨慧 (曾任只是光影店長、台北小房間酒吧店長)
 
5/11(五)~6/25(一) 1100~1900《軟姿態》只是實驗展
創作者:蔡奕勳 (藝術家,只是光影負責人)
 
5/11(五) ~《老城新點》只是新民餐2.0
五年前推出第一版的新民餐。這次只是光影獨立咖啡廳將推出新創2.0版的只是新民餐。新民餐是光影和桃園老店食材結合推出的餐點,希望大家在享用的同時,也認識這些老店,認識桃園,認識在地的故事。這次2.0版更加升級,將老店的食材重新創作出新的味道!想搶先的朋友歡迎來5/11的《生日軟趴趴》。
 
\\\
  
●● 二、系 列 講 座
    
5/18(五) 1900~2100《衝破白盒子》當代藝術與替代空間
講者:陳韋鑑 ( 台新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人、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經營者)
   
6/02(六) 1930~2130《路行者艾草香》一種社會企業的嘗試
講者: 陳志偉 ( 社團法人桃園市安欣關懷協會 社工)
 
6/22(五) 1900~2100《八德老布店》桃園老店的故事之一
講者: 雙口呂 Siang kháu Lū (只是光影駐店工作者)
 
\\\
   
●● 三、創 作 活 動
  
6/08(五) 1900~2100《勇氣樹》花藝教學
老師: 高心宇 ( MT宇花-Mary Tall's Flower、DFA荷蘭花藝專科生)
 
6/15(五) 1900~2200 《胖老師攝影創作》體驗課4
老師:陳韋鑑 (台新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人、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經營者)
 
\\\
 
●● 四、私 房 電 影  
 
5/14(一) 1900~2130《到新家的路》《手》桃園城市紀錄片 桃園光影電影館 Taoyuan Arts Cinema
映後導演座談:蔡美齡、張國謙
與談人: 馬可張 (重度影痴、 找自己紛絲團經營者)
\
《五百片單_找自己》第三主題系列
5/28(一) 1900~2100 五百片單07 關於堅持
6/11(一) 1900~2100 五百片單08 關於感知
6/25(一) 1900~2100 五百片單09 關於別人的故事
講者:馬可張 (重度影痴、 找自己紛絲團經營者)  
 
\\\  
 
●● 五、主 題 書 櫃
  
睽違多年,只是光影再次與 逗點文創結社合體。每季搭配只是光影的系列主題與逗點文創合作,在只是光影主題書櫃上展呈並分享閱讀。將展售三本主題書,每月介紹一本書、閱讀一本書,也會舉辦閱讀分享,希望透過少量的書單,讓讀者好好地發現一本書的趣事,感受不同的閱讀方式。
  
5/25(五) 1900~2100《困難》詩集 座談
作者分享:達瑞
 
6/29(五) 19:00~2100《我們的戒菸失敗》詩集 座談
作者分享:恣睢麻利
 
\\\ 
 
15場活動的報名系統 📣 http://t.cn/RuzGx5j

 
活動地點:只是光影 (桃園區新民街19號2樓)
連絡電話:03-3350368
網站搜尋:https://goo.gl/xY6EVU

文宣設計: Long 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