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日 星期六

《 考古 》 邱韋婷-拼塑創作展→只是光影&邱韋婷的對話整理



 文 / 只是光影

※ 為什麼在只是光影展出⋯⋯

這次的創作是自我療癒的過程。
去年透過朋友知道這裡可以展覽,再進一步瞭解這裡的展覽方式是很開放的,覺得自己的作品和狀態不大適合在印象中較正式的展場,所以希望能有個很包容的空間,讓我的作品能自然地安置著。而我也需要一個進到下個階段的儀式,結束自我療癒的部分。

※ 展出的作品完成的時間

部分的作品是在去年之前自我療癒期間所創作出來的,像是這次展出的許多紙偶,其實也是進行自我療癒的時所做出來的東西。而今年則是多出了零件加以整合性地創作。

※ 這次展覽的概念。

自我療癒的那一段期間,我是比較封閉的,也害怕與人互動。那時候看到拉岡的書,書中有提到每個人和世界互動的關係,所以我從這個地方開始發想。

※ 作品中大量的紙偶

紙是最容易取得的媒材,它的延展性很高,也不需要太多技巧就能發揮,給創作的人很大的空間。初次接觸藝術治療的時候,用黏土捏出一隻小恐龍,後來又看到「西班牙玩具展」中有展出紙做的玩偶,我開始對「偶」產生興趣,大概也是在這時候開始注意到自己的觸覺,這大概是三、四年前開始的。

※ 紙的來源

有一部分是我大學時候寫書法的宣紙,而有的是創作期間書寫的宣紙以及廢報紙。紙漿初期是用撕的,後來用果汁機打成漿。我想重新看待過往,也試著重新詮釋過去。

※ 鳥、大象、公主、貓頭鷹、貓精靈、守護者……,「偶」的樣子如何被決定

從來都沒有決定它要變成什麼樣子,只是在過程中去抓住它的形象,從五到三到一,最後就確定了它的樣子。它可能是我某個部分,但我也不認為需要去探索這其中的意義。

※ 從「偶」到「考古」

這些偶,某個層面也是我的出土物,這次也是我對自己進行考古,創作是自我療癒的過程,探索自己的脈絡。

※ 展出的作品除了大量的紙偶,還有許多零件的拆解、組合。

家裡堆放了很多用不到的物件,有部分是遊戲臺的零件,那是爸爸以前工作所留下來的,它們像是廢棄物般被堆積著,占了生活的許多空間,卻又沒機會使用到。這些零件,讓我想起我對生活某種的無力(能)感,這些看似沒有用處的東西不斷囤積,卻又無法丟掉。

※ 關於被擱置的零件,想說的是………

不知道該怎麼辦的狀態,覺得對自己沒有用,卻又丟不掉的東西,家裡囤放的玩具臺零件就是這樣的存在。

生活裡也是這樣,我們生活得茫然,有太多的資訊讓我們遺忘自己本來有的東西。那些被擱置在某個角落,看似廢棄的媒材,或許因為社會的價值觀,我們開始厭惡它,覺得它是不好的,不值得被愛護,但其實沒有發現,它其實是自己最珍貴的東西。

在我們都可能還不清楚自己的時候,我們卻可以很輕易地複製社會推陳出新的樣式或者風格,但那都不是自己真正的樣子。

-------------

展場照片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a.722476194501822.1073741841.107553745994073&type=3
更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