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1日 星期四

《極端的異變》林瓏專訪 






▎ART   ▎只是實驗展
▎Taoyuan ▎ 林瓏專訪  
  
11/29~1/8 在 只是光影 有年輕藝術家林瓏的個展,我們特別訪問了這次展的藝術家,希望讓大家更了解這次的展覽,也希望呈現出桃園年輕藝術家的想法和處境。  
  
●回到桃園
這是林瓏第一次真正的個展,「既然是第一次個展,還是希望在自己的家鄉」林瓏說。
林瓏很早就開始拿起畫筆,十二歲進入美術班後就一直沒有離開過創作,後來讀竹教大藝術與設計系,畢業後在新北市工作短短的一些時間。
桃園、台北、新竹,比較這些生活過的地方,林瓏覺得台北接觸藝術的人和地方相對多很多,但也因為如此,反而有一些權利或利益的運作在裡面,這可能也是一種侷限,而新竹對林瓏來說,有許多對議題關心,且活力充沛的青年組織團體,比較可惜的是不同領域的團體或議題間的交流比較少,大部分都比較專注在經營自己的議題和工作,反觀桃園,藝文或相關的活動真的是最少的,這幾年很多經驗藝文或有特色的小店關了很多家,真的有很冷清的感覺,她覺得這可能和桃園被定位成是製造、工商業為主的地方,雖然有許多人,但多是外來人口,來桃園工作的人,產業還有生活方式主導了多數人們觀看的視野,自然會接觸相關藝文活動的人也就少,再加上桃園人口比起台北實在少太多。「那妳為什麼還要在桃園辦展?」「你不覺得在沙漠裏如果看見一滴水,驚喜就會很大很大很大嗎?」林瓏俏皮的回答。  
  
●混合媒材
在讀竹教大的過程,林瓏開始接觸各種媒材和創作方式,有工藝、繪畫、設計...讓林瓏這次展覽的作品多元而豐富,這次的展覽主要有三種不同的部分,第一部分是立體雕塑的作品-眼球系列,這個系列林瓏做了兩年,這次的展覽是這一系列的告別,林瓏想把這一系列做個終結,一方面因為這種作品製作過程危險、繁複且需要一定的製作條件,另一方面則是林瓏也開始想擺脫某種素材製作的限制;第二個部份是平面的作品,這種媒材是林瓏熟悉的,對林瓏來說,這些作品是個紀念,畢竟她從很早就開始接觸平面創作,她也知道這種作品是最能被觀眾所接受的,也想藉由這一部份的作品拉近和觀眾之間的距離,第三部份是軟雕塑,這部份或許是整個展覽最讓人注意的部份,林瓏用軟雕作品和各種不同的材質和媒介做結合和穿插,軟雕塑使用的材質是2017年許多時裝走秀會用的流行材質,這種材質本身是亮面的,林瓏用他做成有流動感的雕塑,呼應了整個展所想要帶給別人水一般的感覺,這一部份也是整個展覽林瓏最想帶給觀眾的實驗呈現。
「但會用混合媒材是因為我不想再做純工藝,無法做3D,又不想只做平面,可能也是我真的接觸太多種媒材所以我認為媒材並不是傳達的主要,沒有形式拘束的藝術才是我想要追求的,所以只能用這種方式呈現,加上我也想知道觀眾對這些作品的接受度和感覺」,林瓏這麼解釋她為什麼用混合媒材,或許這也是這個階段的創作者正面臨的狀態,正在尋找一種屬於自己的創作形式。
所以林瓏說「這是我的第一個個展,但也是某種告別」。  
  
●開始/告別
對林瓏來說這是第一次個展,卻也是某種告別,「我想要告別過去所學的藝術語言」,林瓏說不管繪畫、雕塑、設計、工藝......好像都是別人教的藝術語言,好像也都有一種固定的模式和方法,但自己的藝術語言是什麼?是林瓏在展出之後給自己的課題,而這次混合媒材一方面是自己會的語言但這樣的組合也是一種試驗,試驗觀眾對這些作品和媒材的反應,一方面也試看看自己在使用這些媒材時的感覺,林瓏覺得觀眾對平面繪畫作品的接受度還是最高的,但她其實最喜歡這次的立體作品,她最想把一個叫做《Dazzling Sweet》的作品介紹給大家,這個作品不大,只有20公分,林瓏將他放在只是光影進門的第一個作品,是用雕刻、壓克力、布料、螢光顏料混合的一個作品,對林瓏說這些媒材的配合以及呈現出來的流動感是她最喜歡的,也她是未來想繼續嘗試的方向。  
  
●關鍵字
不管在台北、新竹還是回到桃園,林瓏說其實要把藝術介紹給一般民眾都是困難的,特別是想傳達的美感或內涵是不同於一般大家習慣接觸的東西時,而且有的時候解釋太多,似乎又失去作品所要傳達的各種面向,或媒材本身所能傳達非語言的感受,所以林瓏在開幕時,選擇用電影《渴望》做為引導,用暗示的方式拋出一些關鍵字,讓觀眾有一個方向進入作品,而回到這次的展覽,女性、水、流動、流行、夢幻、糖、暴力與天真,或許是除了電影《渴望》之外大家進入林瓏這次的個展時所能帶著的暗示與關鍵字。
林瓏的創作展在只是光影展至107年1月8日,歡迎有空的朋友可以在只是光影的營業時間來看看這位年輕女藝術家的作品。
----------------------
展出資訊:
11.29~01.08 林瓏個展《極端的異變》
展覽時間:早上十點~晚上九點 (週二公休)
展覽地點:桃園區新民街19號2樓 只是光影 獨立咖啡廳
(展覽無另收門票,以低消入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